男女主角分别是徐二龙温叶的现代都市小说《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热门小说》,由网络作家“发飙的芭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徐二龙温叶是《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发飙的芭蕉”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着县城奔驰。“二哥,你看,那不是杨利民他们吗?”缺牙齿碰了碰徐二龙胳膊。前面公路上,停着一辆板车。杨利民、蒋军等人,都坐在板车上歇气。彼此间,还递着烟,互相借火,有说有笑。果然,他们走到一块儿了。徐二龙淡淡的瞥了一眼就收回视线。很好,这也算是给他提了一个醒。他必须另外找人......
《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热门小说》精彩片段
能赶着先送一部分,就先送一部分,总比一点也没送强。
刚挑着黄鳝走了两步,一辆大货车由远及近驶来。
他们只当过路的货车,谁也没有在意。
哪料得,货车在前面不远处停下,司机从车窗探出头来:“老弟,你这是上哪儿?要不要捎你一程?”
徐二龙抬头,认出此人是熊亚伟。
这简直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
这样的好事,求之不得。
“要。”徐二龙答。
想了想,又问道:“要多少费用?”
先说断,后不乱。
这年头,货车司机挣钱,这运费也高。
万一熊亚伟漫天要价,挣的黄鳝钱还不够运输费。
“瞧你说的。”熊亚伟笑起来:“出门在外,多个朋友多条道。上次你帮了我大忙,现在不过就是顺路捎你一程,哪需要钱。你要是客气,到时候,请我吃点你们当地的特色就行。”
这话,合情合理。
徐二龙点点头,冲着那边喻平的背影喊道:“喻平,回来,不用叫人了,现在有车。”
缺牙齿、黄小刚几人帮着,快些把这些货,搁到大货车后面的车厢中。
“兄弟,你也是运气好啊。我才交了货,现在车厢空空的,刚好能装你的。”熊亚伟爽快的笑:“否则,我哪会半道停车。”
“多谢。”徐二龙递了支烟给他。
作为前世的狱友,哪怕熊亚伟再是杀人犯,徐二龙也知道,他本心并不坏。
大货车拉着他们,一路向着县城奔驰。
“二哥,你看,那不是杨利民他们吗?”缺牙齿碰了碰徐二龙胳膊。
前面公路上,停着一辆板车。
杨利民、蒋军等人,都坐在板车上歇气。
彼此间,还递着烟,互相借火,有说有笑。
果然,他们走到一块儿了。
徐二龙淡淡的瞥了一眼就收回视线。
很好,这也算是给他提了一个醒。
他必须另外找人,多手准备,以免再发生这样的事。
熊亚伟开着车,听着两人的对话,大致明白了一点。
“兄弟,是他们放了你鸽子?”熊亚伟问:“要不要替你出气教训教训他们?”
徐二龙摇头:“不用。犯不着。”
前世,他和熊亚伟,都有牢狱之灾,这一世,可不能重蹈覆辙。
熊亚伟笑,扭头看了徐二龙一眼。
这小兄弟,看着年轻,可神情淡定从容,波澜不惊的样子。
他握着方向盘,在大货车从板车旁边擦过时,他将手中的烟头信手弹了出去。
眼角余光,瞧得徐二龙同样手一挥,将烟屁股甩出去。
那带着火星的烟头,不知道落在板车上那几人谁的身上。
杨利民、蒋军等人跳起来,想找人算账。
可大货车扬长而去,只留下那几人在原地跳脚骂街。
“哈哈哈……”熊亚伟跟徐二龙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这可真是太对胃口了。
“对了,兄弟,你这是运的什么东西?”熊亚伟问。
“没什么,就是水沟稻田里弄了一点黄鳝,拉去水产公司。”徐二龙解释。
“这挺累的啊。”熊亚伟说。
徐二龙道:“你这开长途货车,不一样累?”
“那不一样啊。”熊亚伟说。
他原本还想说说,他是拉些什么东西在长途,可瞄了一眼徐二龙,他又闭了嘴。
这才见两次面,用不着这么掏心掏肺。
几人说着笑着,按照徐二龙指引的路线,把大货车,开到水产公司门口。
此刻还不到六点,整个县城还没从沉睡中醒过来,处处安宁。
而肉联厂、水产公司这些,门前人声鼎沸,车进车出,大家忙着拉货运货。
徐二龙按着指引,将带来的黄鳝全部过称。
“小玲,这会儿,火小一点,省得炒焦了。”他叮嘱着小玲。
小玲将柴灶里的柴抽掉两根,剩下一点小火,细细烧着。
随着各种调料下锅,香气又传出来了。
“好香。”喻平和缺牙齿都走了进来,一进门,就嚷嚷着。
缺牙齿也是他从小的伙伴,因为跟人打架,打掉了两颗牙,两颗牙一直没补,一说话,两颗缺牙在明晃晃的,久而久之,本名没人知晓,缺牙齿这外号,倒是人所皆知。
“你们真来得真快,谁去打酒?”徐二龙问,从口袋中,掏出两块钱:“给,钱拿去打酒。”
这两个半大小子,见得徐二龙这么爽快的掏出两块钱,皆是吃惊:“二龙,你哪来的钱?”
“晚点跟你们讲,现在我在忙。”徐二龙支开两人。
等缺牙齿去打酒,徐二龙这边,也把肥肠搁入锅内翻炒均匀。
然后,他拿起木制大锅盖,盖在锅上,细火慢煨。
木板搭就成简易桌子,喻平回家搬来几张凳子,简单的桌席就摆开了。
锅里的肥肠,冒着滋滋热气,特有的肥肠香气在蔓延。
徐小玲不由自主咽了咽口水。
真香。
徐二龙再撒了一把香葱下去,让小玲熄了火,他把肥肠盛进大铁盆中,端上桌子。
有这么大一盆肥肠做主菜,别的,也不在乎了。
“喻平,给你家端一碗过去。”徐二龙拿碗,盛了一碗给喻平。
这几天,她们什么也没有,喻平家多番照应,现在有点吃的,自然互相关照一下。
喻平没客气,端着一碗肥肠回去,把碗腾空,又端了回来。
随即,几人坐着喝酒吃肥肠。
软糯的肥肠,让人胃口大开。
缺牙齿笑着露出他的缺的口的牙:“这东西,太好吃了,妈的,就是洗的时候,看着恶心,全他妈的是屎。”
徐二龙笑着,桌下蹬了他一腿:“不会说话就别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几人笑。
“我让你们过来喝酒,另外还有一点事,要让你们做。”徐二龙说着他的打算。
“你们每天没事的时候,就去捉黄鳝,有多少,算多少。我按一毛一斤的价格收购。”
这七八月份,正是黄鳝最鲜美肥嫩的季节,等过了这一段时间,就渐渐少了活动踪迹。
他得趁这一段时间,多囤一点作准备,仅仅让黄小刚一人捉,忙不过来。
“你拿这么多做什么?”喻平问。
“去城里卖。”徐二龙道:“你们也看见了,我这分家出来,一穷二白,什么也没有,只能捣腾点这东西,挣两个钱。”
“我也听说,别的村,有人偷偷弄黄鳝鱼鳅去卖。”喻平说。
“嗯,所以,我才打算这段时间,多弄点。”徐二龙说。
“妈,这段时间,你就在村里,收购黄鳝。”徐二龙交待着张金芳:“按着一毛钱一斤收,有多少,收多少。”
张金芳有些担忧:“这会不会有风险啊?我可不想你出事。”
“别担心,没事,这东西,我已经找好了下家,你只管收就是了。”
徐二龙又叮嘱徐小玲:“你帮着妈妈一块儿收购黄鳝,盯着一点,别搞错了,如果钱不够,就暂时记着帐,过几天给钱。”
“哦。”徐小玲乖乖点头,她读完小学,记个帐没问题。
几人在这儿吃饭喝酒,黄小刚在远处徘徊。
“那不是黄小刚?”缺牙齿微眯着眼。
徐二龙向着黄小刚招招手,黄小刚走过来,身上脸上全是泥,看样子,在田间才折腾回来。
“二哥,我就是想问,黄鳝这会儿给你送过来吗?”黄小刚问。
他的视线,却是落在几人面前吃的肥肠上,眼视直勾勾的,挪不过眼。
徐二龙笑了,起身,拿了一个碗,从盆子中,舀了一碗肥肠给他。
“今天我去晚了,菜市场已经没有肉了。”他解释一句:“就吃肥肠吧,这也好吃。”
幸好,烧肥肠的时候,他还放了半截冬瓜下去,否则,就这几斤肥肠,还不够这么多人分。
“我这儿没多的碗筷,不留你在这儿吃饭了。这碗你端好,回去跟你妹妹一起吃。”徐二龙叮嘱一句。
黄小刚紧紧端着碗,连连点头,心中发誓,以后,一定要跟着二哥混。
徐二龙可没想到,自己就这么随手的帮个忙,就能收获一个绝对忠诚的小跟班。
吃过饭,张金芳和小玲收拾碗筷。
喻平喝得脸红,十七八岁的小伙子,火气正旺,光着膀子,嚷嚷着,要睡到屋后的那条大青石上歇凉。
那大青石,长两米,宽一米,当初开公社食堂,一众人搬来当案板的,现在搁在那儿,给大家坐着歇脚。
“别睡上面。”徐二龙笑着阻止。
当初年少不懂事,不知道厉害,这喻平夏天贪凉,经常睡在这儿,后来有了严重的风湿病。
“以后,别睡这上面,以后风湿痛死你。”徐二龙郑重提醒。
他让喻平回家,搬来凉竹席,三人嘻嘻哈哈躺在上面。
仰着头,双臂枕在头下,徐二龙望着头顶夜幕中的星空。
没有污染的夏夜,群星闪烁,能望向遥远的银河,如一条发光的带子。
不时有萤火虫一闪一闪的飞过。
这是无数人回忆的童年时光,而他,现在伸手可碰。
那些记忆深处的遗憾,他有机会慢慢弥补。
****
天边露出鱼肚白,徐二龙慢慢睁开眼。
晨风吹过,又是美好的一天。
他端了搪瓷缸子,在石缸前,勺了水,漱着口。
黄小刚打着哈欠过来。
“吃了早饭没?”徐二龙问。
“吃过了。”黄小刚说。
“胡说八道。”徐二龙不留情面拆穿他。
黄小刚讪讪,这不就是一句客套话嘛。
徐二龙漱了口,又捧起水,浇在脸上,算是洗过脸。
黄小刚帮着,把黄鳝称好称,分装在几个鱼篓中,方便徐二龙挑着进城。
张金芳听着动静,跟着起床,看着徐二龙和黄小刚就着晨光在收拾那些黄鳝。
“二龙,灶膛里煨着两个红苕,你揣着,半路饿着的时候,可以充充饥。”张金芳叮嘱。
“行。”徐二龙转身,从柴灶膛里,扒拉出那两个烤红苕。
这是昨晚煮饭时,徐二龙埋进去的,这烤出来的红苕,软糯香甜。
只可惜,这会儿,冷冷的,味道打了折扣。
他走过去,对着两人道:“同志,前面有人搞投机倒把,拉了许多黄鳝在那儿卖。”
这82年,一切还处于混沌状态,市场经济并没有彻底喊响,这投机倒把的罪名,依旧还在。
只不过相对以前,也放得挺松了。
基本上就是处于民不告官不究的地步。
平时睁只眼闭只眼就够了。
这有人主动跑来举报投机倒把,这就没办法睁只眼闭只眼处理了,还得管管。
“人在哪儿?”两个红袖章对望一眼。
“就在粮站那边,你们不信去看。”蒋军说,然后,缩了缩肩:“可你们不能说是我检举的。”
“行。”那两人,看了看蒋军,挥手道:“你走吧,我们不说。”
蒋军拉着他的板车,悄悄尾随在那两个红袖笼的后面。
看着他们走向杨利民几兄弟,蒋军心中,总算大仇得报。
看着杨利民跟着红袖章起了争执,甚至推搡起来,蒋军想笑。
不是仗着人多要欺负自己吗?
现在,我倒要看看,你们有能耐在这儿横着走不?
****
八卦是人的天性。
作为农村人,更爱八卦。
每天劳作那么辛苦,又没有别的娱乐消遣方式,那就只有八卦各种家长里短,作为生活的调味品,让日子不那么枯燥乏味。
现在,大家在地里弄着庄稼,八卦的,就是收黄鳝的徐二龙和杨利民。
前阵子,徐二龙一身擦伤回村的时候,大家认为,他搞投机倒把,被打了。
现在,杨家三兄弟,垂头丧气回来,大家敏感的意识到,有问题了。
“杨利民,你们这衣服是怎么了?是摔跤给撕破了?”有些泼辣的媳妇,大声问出口。
众人停下手中的活,直起腰,哄笑。
杨利民阴着脸,快步往家里走。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就招惹上事了。
也怪杨四年轻气盛,居然跟两个戴红袖笼的推搡起来。
而人家,转头回去,叫了更多人过来。
他们三兄弟,平时在村里,看着还算人多势众,可在县城,这完全是不够看。
要不是他求爹爹告奶奶,估计今天回不来。
那一千多斤黄鳝,自然是没有了。
“为什么会这样?”杨利民想不明白。
没有人告诉他,市场上会有人来找他们麻烦啊。
他们平时少于进城,以往,也偶尔听说,街上有红袖笼,抓投机倒把之类的。
只怪上一次,太过顺利,很快就卖掉了那一百斤黄鳝,让他们没察觉有什么风险。
也怪徐二龙,天天挑黄鳝出去卖,让他们误以为,可以大张旗鼓挑黄鳝出去卖。
为什么徐二龙天天卖黄鳝出去就没事,而他们,就有事了?
杨利民几人,打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可刚进屋,又有村民挑了黄鳝过来,要卖给他。
“杨利民,快来称称,我这儿,差不多有一百斤黄鳝,来过了称,我再去捉。”
“杨利民,我这儿还有,你来称重量。”
一个个叫着他。
在昨天之前,杨利民听着这些声音,会心情极好,感觉像听见钱哗啦啦响。恨不得全村的人,都捉了黄鳝来卖给自己。
可现在,听着别人送黄鳝过来,他头都大了。
“不要了,不要了。”杨利民抱着头,大声嚷嚷。
“怎么就不要了呢?”
“是啊,我们专程送到你这边来,都不卖给徐二龙了。”
“可不是,我已经跟徐二龙放了狠话,以后都不去他家,你这不收,我们怎么办?”
送黄鳝来的一众人,都是不明白,议论纷纷,想讨个说法。
杨四听着大家七嘴八舌说话,火气腾腾而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