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陆鸣卫青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精品快穿西汉,我给汉武帝剧透》,由网络作家“我要吃山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高口碑小说《快穿西汉,我给汉武帝剧透》是作者“我要吃山竹”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陆鸣卫青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他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社畜。离开求学四年的陕西前,他决定去神往已久的茂陵博物馆看看,闪耀千古的冠军侯就埋骨于此。一股神秘的灰色大雾突然出现把他包围,雾气散尽后他已出现在了在了汉武帝时期。后来的他才知道,自己居然穿越了,从此以后他成了历史剧透者,提醒卫青在他人生第一场大战时,他会损兵折将,跟霍去病说他会英年早逝。他也因此改变了历史轨迹,还成了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者和沿海的各国商贸户互通的功臣.........
《畅读精品快穿西汉,我给汉武帝剧透》精彩片段
那位百骑长见陆鸣竟敢先发起冲锋,大喊一声,带着百名骑兵向陆鸣冲去。
须卜浑心中嘀咕,难道真不是埋伏。看来这群汉军确实是落单的,明知逃不掉所以拼死一搏。
说话间,两股骑兵已经跨过几十丈远的距离战到一处。
陆鸣长戟翻飞,仿佛漫天都是长戟的影子,匈奴人不断被打下马来。
十几人以陆鸣为首,仿若一支利箭击穿了匈奴的队伍,转眼间,地上多了十个匈奴人的尸体。
那百骑长见状大怒,手持长矛直奔陆鸣而来,他看出这个人是汉军的核心人物,只要击杀这个人就能彻底消灭这股汉军。
陆鸣倒提长戟,目光盯住向自己冲来的匈奴人。
二十米,十五米,十米,当距离只剩五米时,陆鸣催马向前,长戟划过一道弧形从那位百骑长肩膀处划过。
须卜浑只见自己麾下最勇猛的战士一个照面后就只剩下半边无头的身体,在惯性作用下随着战马向自己冲来,鲜血喷起一尺多高。
本以为自己已经见惯生死,可这幅画面仍令他打了个冷战,浑身鸡皮疙瘩。
这时,他看见那员汉将继续冲锋,割草一样收割着部族战士的性命,没有人是他一合之敌。
吓破胆的匈奴人四散奔逃,须卜浑这边不知如何是好
握紧长矛,双手颤抖的他不知该上前战斗还是转身逃跑。
陆鸣见那些匈奴人四散奔逃后也不追赶,率领那十几名骑兵直奔须卜浑而去。
这个首领模样的匈奴人拿着武器原地不动,很有高手风范,自己一定要多加小心。
还剩二十米左右时,陆鸣端起长戟,直指须卜浑,来吧,来一场高手的对决。
须卜浑见那汉将用长戟指着自己,一股冷汗从脑门滑落,最勇猛的百骑长一个照面就被削成了两半,自己可怎么打。
再见吧单于,昆仑神会原谅自己的。
就在陆鸣即将冲到十米之内时,须卜浑把长矛一扔,跳下马来高举双手,口中大喊:“我要投降。”
陆鸣急忙调转马头从须卜浑右侧闪过,巨大的惯性差点闪到陆鸣的腰。
果然是高手,一句话就打的陆鸣措手不及。
控制好战马后,陆鸣来到须卜浑近前,此时须卜浑已经命令剩余的匈奴人一起下马投降。
见千骑长已经投降,其他匈奴人互相看了看,随着有人带头,都纷纷放下武器,下马后高举双手。
陆鸣盯着这群匈奴人,向身后的骑兵喊道:“你们谁懂匈奴话,去问问他什么意思。”
须卜浑急忙高声喊道:“这位汉朝大人,我会说汉人话。”
“你为何投降?”陆鸣有些怀疑,自己还没过瘾,他们还有百余人呢。
看着陆鸣疑惑的模样,须卜浑指了指百骑长的半截身体,道:“大人,那是我麾下最勇猛的战士。”
哦,最勇猛的战士?就这!
满地的鲜血和残缺的尸体,并没有让陆鸣生理不适,反倒想起一首诗,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现在陆鸣可以用长戟指着这半截尸体,看,这就是侵略者的下场。
看来这个匈奴人是被打怕了,陆鸣喝问:“你们从何而来?”
须卜浑指着自己身后的人:“我们跟随单于伏击汉军,被卫青打散后一路奔逃...”
“等等,你说你们被谁打散?”陆鸣发现了重点。
随着须卜浑的讲述,陆鸣逐渐听明白了经过。虽然公孙敖的人马由于意外提前暴露出来,但公孙贺的人马成功进行了伏击。
“那你自己呢?”听着陆鸣的豪言壮语,卫青问道。
“要一世富贵,要青史留名!”
陆鸣用手指向土豆和地瓜,“大将军您看,这是土豆,这是红薯,在后世亩产可达到四五千斤。”
卫青听到后,腾的一下站起来。
伸手抓向土豆和红薯,动作又戛然而止,手指停在那里,仿佛是怕碰坏两种高产作物。
停顿几秒后,卫青重新坐下,黑里透红的面庞透露出这位大将军内心的激动。
卫青满脸不可置信的表情,声音有些颤抖地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汉朝的一斤大约等于现代的半斤,陆鸣故意没提这个问题。
不管按照哪个重量算,陆鸣所说的产量在西汉都是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
西汉时期的粮食亩产量达到二百四十斤,折合后世约一百二十斤。
当时也有亩产高一些的田地,能达到后世的两百多斤,但终究是极少数。
整体产量就是很少,有点天灾人祸就要饿死很多人。
现代社会的一般农民,即使用着化肥农药,用着农业机械,很大程度上还是看天吃饭。
何况是秦汉时期的农耕文明。
秦汉时期的耕作技术尚不成熟,等到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农业技术才进入成熟期,诞生了大型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一直到宋朝,亩产两百斤才成为常态。
在现代农业体系的加持下,土豆的亩产量可达到四千斤,红薯的亩产量能达到五六千斤,有的品种亩产高达万斤。
高产的种子有了,作为此时唯一知晓种植方法的人,陆鸣要让卫青,让皇帝明白自己的重要性。
“大将军,我说的是后世的产量,以如今的条件是不可能达到的。”这个还是要说清楚的。
“后世是否种粟或麦等作物,与红薯土豆相比,产量如何?”
卫青想通过相同的主粮进行比较,进而预估红薯土豆在汉朝的产量。
“嗯...”
陆鸣思索片刻,“亩产大概是麦子的三四倍吧,粟的话不了解。”
陆鸣只是以前听人说过小麦的产量,具体也不太了解。
“别说三四倍,能达到两倍就是我大汉的祥瑞。”
卫青很激动,达不到后世产量又如何,比现在的粮食高产就可以。
后世的红薯土豆产量是小麦的三四倍,现在的也达到三四倍不过分吧,两倍也行啊。
“如此高产,种植是否简便?”卫青担心种植要求太高,汉朝达不到相应的条件,影响产量。
卫青做过骑奴,给平阳公主养马,没见过吃得少还能跑的马。产量这么高的作物没点特殊要求显得不真实。
“简便,而且对土地要求不高,山上开荒都能种。尤其是土豆,寒冷之地也可种植。”陆鸣嘿嘿一笑。
饥荒时期,红薯和土豆就是老百姓的救命粮,尤其是红薯,活人无数。
不仅高产,适应性还强,肥多就多产一些,肥少就少产一些,主打一个皮实。
种植几代之后的脱毒确实是个问题,但大清朝没有现代脱毒技术照样成为首个人口破亿的封建王朝,靠的就是番薯盛世和人口普查。
何况陆鸣对于脱毒技术还略知一二。
“不过,这两种作物也不是没有缺点。”陆鸣拿起土豆,“与粟米等粮食相比,土豆和红薯不易储存和运输。土豆储存不当容易发芽,发芽的土豆有毒素。红薯吃多了会烧心、腹胀。”
发芽的土豆中含有龙葵素,可能导致人中毒,甚至死亡。但生活中人们往往削掉发芽的部分后照吃不误,也很少有人中毒。
至于红薯的缺点,那能叫缺点么!
红薯比土豆更能抗饥荒,人快饿死的时候,有口吃的还挑什么毛病。
陆鸣带来的又都是现代改良过的品种,无论口感还是产量都比清朝的更好。
至于存储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土豆粉、红薯粉不好吃吗?
卫青拿过土豆,仔细观看一番,感慨道:“能有如此产量就已经足够,莫非你是上天派来相助大汉的不成。”
“不不不。”
使不得呀,上一个被认为是上天派来相助大汉的是霍去病,二十三岁就没了,吓得陆鸣一波否认三连。
陆鸣又拿出那几粒干瘪的玉米粒。
“这个是玉米,产量不如土豆和红薯,和小麦相比,生长迅速,大约百日即可收获。”
有土豆和红薯在前,玉米的产量显得不够惊艳。
但玉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主粮的重要组成部分。棒子面,玉米粥,窝窝头是多少人的童年记忆,滋养了无数饥饿的人。
小麦的生长周期高达两百多天,是玉米的两倍,仅凭这一项,玉米就遥遥领先。
生长周期越短,人们就可以越快的吃上粮食。
“产量和小麦相比如何?”
小麦已经成了卫青的计量单位。
“差不太多,玉米要高一些。”
陆鸣老家那里种玉米的不少,常听到的就是亩产一千二三百斤。
略高的产量,仅有一半的生长周期,这陆鸣真是个福星。卫青越看越顺眼。
“玉米的缺点是什么?”卫青没忘记刚才陆鸣说完产量后才说的缺点,断定玉米也必然有着陆鸣认为的不足。
“不...不怎么好吃。”
好吧,看着卫青的表情,陆鸣知道自己又说了一个不是缺点的缺点。
大汉人民需要玉米粥,需要窝窝头。
这个缺点被卫青自动过滤。
伴随着连年征战,大汉朝的财政状况越发紧张,文景二帝的积累已经消耗殆尽,百姓生活日益困苦,卫青都看在眼里。
打仗让卫青从骑奴成为如今高高在上的大将军,可他并没有心安理得的享受这一切。
国家的现状他都看在眼里,却又无力改变,只能寄希望于早日打垮匈奴,减少朝廷的开支。
陆鸣带来的作物若是推广开来,岂不是整个大汉的百姓能多收获至少两倍的粮食。
养活更多人口让更多人吃饱,陛下也能更轻松地筹集军费,早日彻底击垮匈奴。
“这三种作物只要有一样能达到你说的效果,你就能一生富贵。”
卫青知道,反击匈奴只是开始,四夷宾服,上参尧舜,下配三王,才是当今陛下的目标。
陆鸣极有可能为陛下的宏图大业补上最后的短板,陛下当然不会吝啬给他一世富贵。
最新评论